缤纷校园
首页 / 缤纷校园 / 正文
交往教学的基本原理初探
作者:科研室信息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次数:发布时间:2004-04-13 22:41:18
 

wpe1C.jpg (9278 bytes)

淮阴师范学院王营校区 袁维新

  摘 要

现代教学在本质上是交往教学。本文从交往教学的基本假设、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和教学原则几方面对交往教学作了探讨。
  关键词交往教学;社会建构;个体建构

  一、交往教学的基本假设

  所谓交往教学,是指以社会建构主义为主要理论依据,以促进学生建构主体结构为基本目的,以建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机制为主要策略,以营造民主、和谐的情感氛围为基本的教学环境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做为一种教学理论,它的基本假设是:教学活动是一种社会建构活动,即是通过学生与其社会环境(主要是教师与同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生命的交往和主体结构的建构过程。虽然学生的主体结构归根结底是学生自主建构的,但是如果教师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强化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建构,也可以加速这一过程。具体地说,交往教学坚持以下基本的教学概念:

  (一)学生的主体结构的建构是以知识的意义建构为基础的。

  交往教学认为,教学是促进学生建构主体结构的过程。所谓主体结构,是指由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所构成的整体。学生主体结构的建构与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是两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是主体结构建构的基础和手段,学生主体结构的建构才是交住教学的价值所在。首先,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因为只有在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中,学生才能学会自主选择、自主探索、自主调节、自主评价,才能逐步认识到“我是学习的主人”,即形成自己的主体意识;其次,只有通过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学习过程,才能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主体能力;再次,在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学习中,学生还要学会合作与交往,这是形成学生主体人格的重要条件。

  (二)要促进学生主体结构的建构,必须把教学看作是一个社会建构过程。

  交往教学不仅把学生的学习看作是个体的自主建构过程,更看作是通过与他人的交互作用实现的社会建构过程,换句话说,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学生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双向建构过程(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也是学生主体与他人、与群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双向建构过程(认识社会化,社会认识化)。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学生才能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生才会把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相互比较,从而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与他人有别,并对他人的观点提出疑问或修改意见;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学生才能摆脱权威的束缚,互相尊重、互相协作,进而学会合作,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发展自己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总之,只有通过社会建构过程,才能更好地建构学生的主体结构。

  (三)要加速知识的意义建构,必须为学生提供和谐、合作的学习环境。

  交往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发生的。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情感化的学习氛围,是激励学生自主建构学习的基本保证。因此,教学中要创设和谐、民主和有利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环境,以加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交往教学的理论基础

  交往教学理论的提出,主要是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共享理论。这三种理论分别为交往教学提供了以下立论的基点。

  (一)学习是个体建构和社会建构交互作用的过程。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是认知建构理论的创立者。他认为知识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的结果。他虽然重视活动与交往,但更多地强调个体对新知识的建构。现代社会建构主义是皮亚杰认知建构理论的延伸,其中心论点是个体的认知结构是在人类社会范围内,通过个体间的交互作用及其自身的认知过程而建构的。现代社会建构主义不仅把学习看作是一个自我建构过程,更强调个人的认知建构离不开社会交互作用。换句话说,学习是个体建构和社会建构交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第一步,将客观知识内化为主观知识。学生的学习是从客观知识(如教科书)开始的,通过自主探究和人际互动,不断促进客观知识内化为主观知识,这是客体主体化和社会认识个体化过程;第二步,建构新的认知结构。这一步不是简单地重复教科书的内容,而是要经过个体创造性再建构,如提出新的假说或证明,发现概念的新内涵或新联系,对现成知识进行重组等;第三步,将主观知识外化为客观知识。经由学生自主建构产生的新知识(内部表征为认知结构),通过媒介表征(书写、口头等)发表,经他人〔主要是学生和教师)的审视、评判、协商、讨论而被接受、认同,由此又转化为客观知识,这一步也可称之为个体认识社会化或主体客体化。到此,完成了学习的个体建构与社会建构的一个循环。

  (二)学生的潜能可以通过社会交往而得以激发。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 dura)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潜能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得以激发与发挥。他说,“人和环境并不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实体,它们都仅仅是一种潜在的性能。环境的潜能只有在特定的行为使之现实化之后才能起作用。同样地,人的潜能在未被激发之前,也并不发生作用”。“在社会交往中,一个成员的行为会激起另一成员的特定的反应,反过来,这种特定的反应又促进了交互的对应反应,从而共同形成社会环境”。
  根据班杜拉的“人境交互决定论”,学生的学习过程应是学生与其学习环境不断的交互作用的结果。真正的学习,既不是使学生成为环境的被动的适应者、屈从者,也不是使学生成为任其自由选择的主体。只有使学生与学习环境进行交互作用,才能让环境的潜能现实化,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激发和发挥。

  (三)学生个体的认知可以通过社会交往而得以共享。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认知性的。现代认知共享理论(Shared Cognition Theory)认为,知识不仅是在个体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的,社会性的相互作用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内化的结果。根据认知共享理论,教学中应建立起协作学习机制,在这种协作学习模式中,学生可以通过积极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获得思想与智慧的激发与共享,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三、交往教学的基本特征

  交往教学做为一种具体的教学形式,有其独特的教学规范和操作要领。这种教学规范和操作要领的基本特征是:

  (一)以建构学生完整的主体结构为基本的教学目标。

  交往教学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人际交往活动的主体,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建构学生完整的主体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交往教学也十分重视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建构,但并不以此为目的,而是把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作为发展学生主体结构的基础和手段。首先,通过认知建构过程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人格。诸如参与意识、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合作精神以及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学会关心等人格特征。其次,通过认知建构过程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学生的主体能力是构成学生主体结构的核心,它主要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有了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学生就能处理好自身与物理环境的关系,摆脱环境的限制,不断超越书本,超越教师,自主建构认知结构。有了人际交往能力,学生就能处理好自身与社会环境(他人)的关系,学会交往,学会合作,通过交往达到认知共享,加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总之,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是交往教学的基本任务,反过来说,学生一旦有了较高的主体能力,就能充分利用各种外部条件去发展自身,建构自己的主体结构,实现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以建立合作性学习机制为基本的教学策略

  交往教学认为,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合作互动过程。如果没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教学过程就只能流于形式,教学任务就无法真正落实。所以,建立合作性学习机制就成了实施交往教学的基本策略。就目前的教学实践而言,以下两种合作性学习机制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1.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又叫小组合作学习,它是一种促使生生之间人际交往和合作互动的基本形式。所谓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由于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有共同的目标,所以,合作学习有利于形成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开展合作学习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加强组内合作。组内成员的合作互动方式主要有小组讨论、相互评价、相互反馈、相互激励、互帮互学、互为师生等。二是加强组际合作。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之间进行互动交往,如组际交流、组际互查、组际竞赛、组际讨论等,以促进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实现学习成果的分享。
  2.课题研究。所谓课题研究,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从事某种课题研究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开展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是:组建课题小组→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实施研究计划→总结评价成果。这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与研究的热情,并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集体攻关的合作精神。在课题组独立研究中,教师应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如对课题的选择与研究计划的制定提出指导性意见和要求,为学生提供实验的手段和相关的文献资料等。

  (三)以营造积极的情感氛围为基本的教学环境。

  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合作互动的教学环境,是促使学生开展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这种良好的教学环境以其积极的情感氛围为主要特征,只有建立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才会有一种安全感和愉悦感,才能有效地开展各种教学交往活动。
  课堂教学中是否形成了积极的情感氛围,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衡量:(1)师生皆有愉悦的心理体验,无情感障碍;(2)教师发出的信号能在学生中产生积极的反应,无抵触倩绪;(3)教学双方都乐于接受对方的信息,无强制感;(4)师生之间的情感相互促进,不是消极制约。
  创设情感化的教学氛围,主要取决于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民主意识,善于尊重每一位学生。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与交往中的主体地位,不包办代替学生自己的活动;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杜绝一切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言行;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强求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精神乐园,才能为学生开展合作与交往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四、交往教学的基本原则

  交往教学的原则是交往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中介,是实施交往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基本要求。交往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主动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平等性原则、互动性原则。

  (一)主动性原则。

  主动性原则是指教学中必须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积极主动地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人际交往,自主建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开展人际互动的社会建构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和主体结构的建构过程。
  坚持主动性原则,教学中就要给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使学生处于主动、活泼的状态,从而积极参与各种人际交往活动和认知建构活动,以达到建构学生主体结构的目的。为此,必须注意两点:(1)为学生创设成功机会,激励学生主动参与;(2)提供人际互动的条件,促使学生人人参与、相互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二)激励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使学生处于一种能动的、活跃的动力状态,从而引发学习动机,强化人际互动,促进学生主体结构的建构。
  一般来说,每一个学生都有交往的愿望和心理需要,然而,这种交往的意识与主动性是因人而异,各不相同的,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条件和情境,运用多种手段激励、帮助学生参与学习与交往活动。为此,可采用以下几种激励方式:(1)成功激励。学生的学习就是为了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并且成功的喜悦又可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创造更多的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持别是对差生更应特别关照,让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2)评价激励。就是通过实施激励性评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竞争激励。开展合作与交往,并不是不要竞争,适当的竞争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平等性原则。

  平等性原则是指在交往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人格上应保持平等,这是开展人际交往活动的前提。应当承认,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认知水平、认知方式等方面是有差异的,但他们在交往教学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在人格上也是平等的。正是为了解决他们在认识上的矛盾与差异,才需要在平等原则基础上实现对话、协商、讨论与妥协,以达到认识上的共享与共识。
  坚持平等性原则,要求在师生、生生之间开展平等的对话、讨论。为了促进平等的对话与讨论,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相互尊重对方的观点;(2)共同协商对话或讨论的课题、内容,各抒己见,达到分享认识成果、求同存异、达成共识。

  (四)互动性原则。

  互动性是指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活动应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通过优化教学中的互动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就能强化学生主体与学习环境的交互影响,促进学生主体结构的建构。
  坚持互动性原则,首先要强化师生互动。所谓师生互动,是指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过程,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是师生交往与互动的重要途径与形式。所谓“对话”,“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的方式。”通过师生对话,就能形成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的人际关系和合作、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只有形成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教学氛围,才能实现人与人的沟通,才能促进学生主体结构的建构。
  其次,要强化生生互动。所谓生生互动,是指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实践证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的最有效形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由于每个学生都能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交流,从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的思想和智慧得以激发和共享,加速知识的意义建构,同时,小组合作学习还能促进学生情感交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总之,开展生生互动和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结构的建构。

注释:

[1]高文.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与社会建构主义[J].外国教育资料.1999,(4).
[2]转引自张锦堂.互动式教学模式及其实施策略[J].上海教育.1996.(5).
[3]裴娣娜.发展性教学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147.
[4]华卜泉.课堂教学素质化的因素分析[J].江苏教育研究.1999.(2).
[5]肖川.论教学与交往[J].教育研究.1999.(3).

编辑:ke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