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校园
首页 / 缤纷校园 / 正文
李克安教授谈精品课程如何打造教育高质量
作者:科研室信息来源:教育报点击次数:发布时间:2004-03-02 18:49:15

    精品课程——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教育部计划用五年时间(2003-2007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新闻背景】2月10日教育部举行了关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会上通报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取得的一项新进展——千门精品课程上网络,打造高等教育新质量,同时公布了2003年度151门国家精品课程的名单。“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是教育部正在制订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精品课程建设正是“质量工程” 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记者就精品课程建设问题专访了北京大学副教务长李克安教授。

  记者:“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加强教育建设力度,教育部推出了精品课程建设的举措,并于近日公布了2003年度151门国家精品课程的名单,您的“分析化学”课程也位列其中。请您谈一下对于精品课程建设的认识与理解。

  李克安:精品课程建设抓住了当前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教育成果的优劣主要反映在课程建设上。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高校扩招、课程设置调整以及新老教师交替等一系列新情况的产生和发展,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全社会日益关注的一个尖锐话题。教育部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了建设“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举措,并评审出2003年的151门精品课程,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和深远意义。

  提高培养质量是当前高校教学的核心工作之一。教育质量主要通过课程设置、教师水平、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指标来体现。目前,教育部出台的“质量工程”包括两方面内容,一个是“教学名师”队伍的建设,另一个是精品课程建设计划。这项举措非常及时到位,是加强和改善高校教学工作的切实步骤。

  记者:以您的教学经验来看,应该如何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北大在这方面是如何做的?

  李克安: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与建设、教学手段、教材建设、管理机制建设、实验室建设等多个方面。首先,教师队伍方面,造就名师是关键。研究型大学需要培养一批水平卓越、富有改革进取精神的教师队伍,使他们既有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又有高水平的教学能力。第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随着科技发展,信息量的日益丰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该合理取舍,彰显活力,体现出先进性。第三,教材方面:各个高校应该拥有一批特色鲜明的代表性教材。第四,教学方法:鼓励启发式教学,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第五,建立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高校通过一系列评估体系来考察教学质量,主要包括学生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等。

  1988年北京大学提出“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十六字教学改革方针,把加强基础课的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同时又创建一批优秀课程,将课程建设与选优并举,不断带动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1999年北大的优秀课程评选标准明确指出:“北京大学优秀课程是北京大学的精品课,应当在校内外具有良好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应当在教师队伍、教学成果、教材建设、教学立项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卓有建树。”

  第一,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校强调课程主持人必须是教授,并且具备师德良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等特征。目前我校有将近70%的教授、副教授活跃在本科生教学的舞台上,为本科生讲授通选课和主干基础课。姜伯驹、张恭庆、厉以宁、叶朗、林毅夫等一大批学术造诣深厚的教授亲自为本科生讲授主干基础课。此外,我校实行基础课教师聘任制,从制度上促进优秀教师上基础课。从1998年我校开始经院系、学校两级评审,由校长聘任主干基础课主讲教师。

  第二,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要求课程内容应是活跃的,是不断充实的、更新的动态过程,教师把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不断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的例子在北大的本科教学上比比皆是。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法,以便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主动自学。

  第四,在实践性教学环境方面,我校实行实验设备开放式教学;开设出新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和高水平的选做实验。及时进行现代实验设备与实验技术的更新。

  第五,在教材建设方面,我校于2001年全面构建适应21世纪需求的教材体系,计划在5年内建立新的教材体系,使北大教材建设紧紧围绕学校的课程建设,抓好重点,锤炼精品,实现专业课程教材配套。列入规划的教材,每年资助都在300万元以上(从2003年开始,学校用于支持教材建设的专项经费已达600万元)。

  我校优秀课程每三年评选一次,截止2002年,我校从两千多门本科生课程中评选出优秀课程42门。2003年,我校有18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有9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绝大部分教学成果和精品课程是从本科基础课改革与建设中取得的。

  记者: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的主要形式为,将名师指导下的课件、实验、教材免费公布在网上,这是用多媒体网络教育方法对传统面授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请将两种教学方法作一番比较,在今后的高教改革建设过程中,如何协调这两种方法之间的关系?

  李克安:我们建议教师根据课程类型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以最佳方式教学。目前我校已建成了60多个多媒体网络教室,可同时容纳7000多人上课。许多院系还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相应的课程网站,教师们把课件、讲义、参考资料等教学相关材料挂在网上,帮助同学们课余自学和预习,既方便师生间的交流,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

  多媒体教学具有互动、灵活、生动等特点,能够加快教学进度,增加学生讨论交流时间,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普遍使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势在必行,但传统的教学手段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有的学科,如某些人文学科、逻辑思维强的教学就不宜使用多媒体教学。总之,要根据课程的差异来合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记者: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请您前瞻一下,今后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将主要从哪些方面来保证并提高教育质量?

  李克安:由于历史遗留原因,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化等问题仍然没有根本解决。此外,在当前高等教育规模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继续保持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是我们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

  我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深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学校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主动地去适应被教育者。从中国国情出发,高等教育模式要加强两个“基础”建设。第一,知识基础。各专业学科的知识布局和设定,应力求全面、注重实践,对学生将来发展有所助益。第二,素质基础。高校教育除了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及人格素质。启迪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和培养健康完善的品格是高等教育中一项重要任务。

  【尾声】“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当年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的话语言犹在耳。现代教育改革振兴所期待的教育精品,不仅在于知识理论的剖析,更应注重人格理想的启思。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我们盼望能够见到更多华彩外溢、铮铮有声的授业风范。

来源:中国教育

 

编辑:ke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