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校园
首页 / 缤纷校园 / 正文
“博客”部长的网络情结
作者:匿名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技术学|http://www.chinaet.org/点击次数:发布时间:2006-04-10 23:54:50

    以“韦钰+BLOG”为关键词,在互联网上通过百度搜索会得到16600条搜索结果。前者是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教育部(国家教委)副部长(副主任)韦钰,而后者则是互联网最潮流、最前卫的应用之一。满头银发、今年65岁的韦钰院士写BLOG,几成2005年互联网热门话题。有媒体因此称其为“中国部长‘博客’第一人”。


 

  面对互联网上的惊讶和赞叹,韦钰淡然一笑。

  笑容的背后,饱含更多不为大众所知的网络情结:她不仅仅是互联网的潮流应用者,更是中国互联网事业的直接推动者。1993年至2002年,韦钰先后担任国家原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11年前,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正是在她的支持和领导下建设起来,并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如今CERNET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宽带互联网之一。

  热心支持网络建设

  对中国教育界和网络界来说,1994年1月8日是个不平凡的日子。这天是个星期六,当时的国家计委科技司负责人找到国家教委副主任韦钰,提出支持高校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教育科研网。

  韦钰当时从东南大学校长升任国家教委副主任不久,因长期进行电子学相关研究,她深刻地了解互联网对教育和科研即将带来的影响。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成的“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主干网那时刚刚开通,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3家院校的网络已经联在了一起。

  此前1993年9月,美国政府就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誓让所有人都能经过“信息高速公路”进行联机通信,以过上信息化新生活。同时,欧盟、加拿大、日本等纷纷效仿,投巨资进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并将其作为未来国力强弱的指标。

  因此,对于通过高校迅速建立起一个全国性的互联网框架的设想,韦钰十分支持。韦钰告诉记者:“对于CERNET的支持,不仅仅是签个字、盖个章,而是在过程中参与、支持CERNET的建设。因为我认为这很有意义,虽然当时不被很多人所理解。”

  在韦钰前不久一篇题为《架构科学与教育之间的桥梁》的报告里,有这么一段文字,颇能体现彼时韦钰对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深刻理解:

  “你要不就跳上(信息)平台,否则就让浪冲走,别无选择!”,这是在1996年我参加世界银行的一次教育顾问会议上听到的一句话。这表达了一种来自富国咄咄逼人的气氛;一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巨大压力。作为发展中国家首先要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持积极的态度,要争取参与,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实现跨越。无论是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有责任让尽可能多的人,特别是孩子能及早获得进入信息社会的“入场券”,给他们提供跃上信息平台的机会,让他们能分享到优秀的教育资源和信息,分享知识才能参与发展。

  1994年8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复“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项目建议书”。由我国技术人员独立自主设计、建设和管理的第一个计算机互联网拉开了建设和发展的序幕。

  在教育部和国家计划委员会联合支持下,依靠清华大学等十所高校为核心建立的中国教育与科研网(CERNET),如今已经覆盖了国内大学、教育机构、科研单位共1600多个,拥有2000多万个上网用户,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平台。

  对于CERNET这么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韦钰十分肯定:“CERNET对于教育和科研的推动作用相当显著。”

  忧心网络资源应用

  虽然在教育平台方面,全国已经铺就一张密集的大网,但在韦钰看来,网络对于教育的推动作用,还远未充分发挥出来。

  问题出在哪里?韦钰分析说,应用不够、资源匮乏、科学引导缺失和大众网媒误导等诸多因素,导致了网络对于教育正面影响不足的后果。

  对于大众网络媒体的媚俗,韦钰院士提出了严厉批评:“看看我们的大众网络媒体,到处是美女、绯闻等低俗的信息和链接,国外有几个公共网像我们的网络媒体的这种格调?作为媒体,为什么总是在迎合低层次的阅读需求?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态度都到哪里去了?”

  当正面应用和引导不力的时候,互联网的负面效应就容易占据上风。我国并不是学生上网最普遍的国家,但是学生因不适当的迷恋网络游戏,已成国家有关部门、学校、家长关注的社会问题。

  韦钰在她的个人BLOG上,就此问题和众多教师及网民曾展开了深入讨论。她在BLOG上写下了一段语重心长的文字:“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发展是知识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今天有质量的教育必须包括ICT,我们国家正在西部实施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跃上信息平台,获得在信息社会发展的‘入场券’,所以禁止儿童上网只能是一种权宜之计,需要发展能吸引儿童兴趣的健康的项目。我们都知道孩子就像海绵一样地渴望获取知识,我们也知道孩子只要不在睡觉,‘一分钟也不会停下来’,所以我们要设法引导他们,让他们能有效地运用他们宝贵的时间。”

  那么该如何引导孩子呢?韦钰告诉记者,学生对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运用应该不是单纯为了学打字,也不是把书本内容变成多媒体课件就行了,主要是为了能让学生学会在互联网平台上查阅信息,开阔眼界,以培养获取、分析、综合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国内有多少学校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呢?在互联网应用和资源的开发上,力度依然不够。一位网民在韦钰BLOG的回帖中介绍,许多登录欧洲航天局网站的人2005年年初忽然发现,一个欧航局儿童版网站的链接按钮赫然出现。登录儿童版网站的人们发现,这里的内容安排让人一目了然:颜色醒目的漫画型图标、简单的页面安排、儿童感兴趣的专题以及航天趣闻和最新新闻。其中随处可见的大幅太空彩图、有趣的声响、偶尔闪现的小动画以及宇航员亲切的解说,更让孩子们看得乐此不疲。

  韦钰说:“目前我国自己的科学网站又有多少呢?已有的网站能满足孩子们的求知需求吗?”对于科学和教育网络资源的严重匮乏,韦钰以其在各种场合的频频呼吁来表达她内心深处的无尽忧虑。

  全心研究学习科学

  当然,作为中国教育网络的重要推动者,韦钰一直认为互联网只是一个为我所用的工具,教育的核心推动力应该源于对教育方法的改革。

  她说,在知识社会中,教育受到的挑战不仅在互联网的建设和使用上,而且在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的革新上。学习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生活的风格,所以,学习上的革新,也是生活方式的革新。科学教育绝不只是为多教给学生几个知识点,而是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精神,培育21世纪的先进文化。

  至于什么是科学的学习方法,虽然研究者众,但能给学生提供正确引导者寡。韦钰一直非常关心、热爱教育,10年的教育部(委)高级官员的经历,更加深了这一情感。希望认认真真地为中国教育做一些切实工作的韦钰,在从官员位置上退下来以后,将学习科学作为自己重要的研究方向。

  她说,20年前她所从事的是电子学与生物学的交叉研究,现在搞的学习科学,是基于脑科学的生物学与教育学的交叉研究,还是与她的专业有关。

  她介绍说,世界范围内大量的知识,包括课程、数据、图书馆、博物馆、文献……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和共享,多媒体和虚拟世界提供了许多参与的机会,技术在飞速的变化和改善,技术产品越来越便宜,教育正处在一个激动人心、不断变革的时代。

  知识更新如此之快,在有限的学时里,教授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显然会产生矛盾,单纯以学科为中心来组织课程,会变得越来越困难。运用互联网可以搜索和分享知识,困难在于怎么样把许多知识综合、分析、创新,以解决问题,这要靠智慧。具有智慧,善于创新和决策,比记住知识、比掌握信息更重要。教育要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和具有智慧的人。面对这些挑战,教育必须革新。

  如今,全球范围内已经掀起科学教育改革的风潮。世纪之交,国际上一些有远见的科学家本着对未来的责任感,根据他们自身的科学实践经验,和教育界一起共同倡导了一项名为“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的科学改革计划,旨在提高幼儿园和小学的科学教育水平,培育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2001年,教育部和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倡导和推动了这项有重大意义的科学教育改革在中国开展,取名“做中学” “Learning  by  Doing”,即在幼儿园和小学中进行的基于动手做的探究式学习和教育(Hands 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 and Teaching ),此举对促进我国幼儿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了研究和推广基于动手做的探究式科学教育,为了建立以实证为基础的教育科学研究和评估,2002年5月,韦钰在东南大学成立了学习科学研究中心。中心在教育部和中国科协的共同倡导和支持下,建立了面向全国的“做中学”科学教育支持网站——汉博·中国少儿科学教育网(www.handsbrain.com),成为科技工作者、教育专家、教师和家长提供交互式网上交流的平台。著名的韦钰BLOG就建立在汉博网平台上。每天有大量关心教育、热心网络的教师、学生网民等,浏览韦钰的BLOG日志,深入讨论和研究。

  韦钰的研究工作极为繁忙,但她对于BLOG的整理和回复十分认真。在其博客建立之初,韦钰就承诺“从今天起我将比较认真地做这件事(打理自己的博客)”,并也一直这么坚持着。在一篇篇日志和回复的字里行间,无不写满韦钰院士心系教育情牵网络的热忱。

  这正如韦钰在其BLOG中所表示的:教育现代化是我们未完成的历程。教育现代化决不是一种简单的硬件的添置,而是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巨大变革。我们有责任为我们的孩子,为我们的国家准备未来。

来自:http://www.chinaet.org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