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校园
首页 / 缤纷校园 / 正文
挥洒自如游刃有余 —— 感受支玉恒(1)
作者:徐学政信息来源:《支玉恒课堂实录》点击次数:发布时间:2006-03-30 09:32:02

我们有幸多次听取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的公开课,我们尽情地欣赏并真切地悟到了语文教学的真谛。支老师深刻的教学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给老师们的启示很多。

“活”与“实”的统一

支老师的课非常的“活”。体现在学生思维的活跃、情绪的活跃、语言的活跃,甚至动作的活跃上。课堂上不时会发出阵阵笑声(笑声不仅来自学生,也来自众多的听课教师)。在这阵阵笑声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是在愉悦之中,在支老师的巧妙点拨下,不知不觉地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并不简单的学习与训练任务,看不出他们的学习有什么负担,而看到的是他们在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学习。以支老师经典的《第一场雪》教学中的片段为例,在学习“雪后”一段时,支老师用鼓动性的语言引导:“雪景这么美,谁能美美地读一读?用你的朗读把大家带到广阔的雪野中去游览一番!”一名学生读得尚可,支老师以他独具独点的语言风趣地说:“读得不错,但他刚刚把大家带到雪野的边上,谁能再把大家往里边带一带?”下一个学生读得反而不如前一个,支老师又风趣地说:“刚才那位同学好不容易把我们带到雪地边儿上了,你又把我们带出来了。”同学们开怀大笑之后,又投入到更加努力之中,争先恐后地希望把老师和同学们带入雪野中去,一次比一次读得好,有的同学甚至超水平发挥,表现出的朗读效果令听课老师们叹服。


仔细体会,支老师在一个简单的朗读训练环节中,不仅灵活地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课文情景之中,让自己与作者做心灵的沟通,同作者一起去观察、体会、想象、思考,活生生地显出语言文字的“形”,美滋滋地读出语言文字的“味”,而且将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对文中优美意境的体会融为一体,将各种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切实地落实在每一位学生身上。再以《飞夺泸定桥》为例,看支老师是怎样进行词语训练的。


师:谁能讲一下“浩浩荡荡”?
生:“浩浩荡荡”就是气势浩大。形容人数多,气势浩大。
师:人数众多,气势浩大。我给你举个例子吧。比如今天老师们来听课,人数多,气势很大吗?(对刚才发言的同学),你的错出在哪儿自己纠正吧!
生:“浩浩荡荡”还得是行动着的。
师:还得是行动着的。这点补充得对不对?
生:对。
师:对是对了,不太准确。我再举个例子:自由市场上人多不多?
生:多。
师:自由市场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浩浩荡荡。行不行?
生:不行。
师:错误出在哪儿了?
生:还是是行走着的。
师:自由市场上的人也没有躺下呀!(笑声)
生:还得是整齐的。
师:不一定是整齐的。
生:还得是形成队伍的。
师:有点道理了。
生:还得是向同一目标去的。
师:对,有方向性。大家行动一致向一个方向,这才叫“浩浩荡荡”呢!那么我再举个例子:长江之水,浩浩荡荡流向东海。这回可没有“人”了啊,行不行?
生:行。
师:谁说行?你说为什么行?
生:因为长江是向东海流去的,是有一定目标的。
师:对,有一定目标。规模大不大?
生:大。
师:没人行不行?
生:行。
师:其实这个词原来就是形容水的!你看“浩”字有没有三点水?
生:有。
师:“荡”字有没有三点水?
生:有。
师:对了,原来就是形容水势浩大的,后来把它借用来形容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呀,行走的队伍呀,等等。

支老师连续运用反诘、归谬的方法,将学生的思维导向活跃——不可谓不“活”;使学生不仅体会出词语理解中的细微差别,而且通过提供的背景和例子,为学生准确地运用词语打下坚实基础——不可谓不“实”。在课堂上让学生活跃并不难,可往往活跃之后是乱而不实。难得的是活而有序,更难得的是活与实的统一。笔者以为支老师的高明之处恰恰在于此。他可以将学生的情绪调动到空前活跃的程度却并不失控。学生的活跃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习内容与范围之内的活跃,不是无目的、无秩序、无方向的乱“活”。总会有“话又说回来了”的时候,总会在尽情地发散之后,又巧妙地收回到教学内容与目的上来,学生的思
维与情感都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之中尽情地、极大程度地得到发挥。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活跃的气氛下,支老师可以从容地、不留痕迹地将一项项语文基本功的综合训练,扎扎实实地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


“智”与“趣”的统一


支老师的课总是很有趣。这种“趣”不是低俗、搞笑的“打趣”,而是充满了机智的情趣。可以让人在笑声中理解与顿悟,在笑声中感受到机智的魅力。这不仅与支老师风趣、幽默的个性语言有关,更多地与支老师对教学不断地创新、在课堂上充满教学机智有关。是支老师用教学机智与创新挥洒出的充满智慧的情趣。试举支老师讲的《晏子使楚》为例。


师:今天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紧张吗?
生:不紧张。
师:不紧张?好,那谁敢到黑板上写几个字?(学生无人举手)
师:你们不是说不紧张吗?(有一个学生举起手)
师:好,你过来,我就喜欢勇敢的孩子!(学生走上来)请你把今天要学的课题写在黑板上。(学生写
字,但“晏子使楚”四个字写得大小不匀,台下学生哄堂大笑)
师:你们别笑,也许他这样写是有所考虑的。我们今天学的这一课里主人公是谁?(生答“晏子”)
所以嘛,他把“晏子”两个字写得很大!(众笑)你讨厌不讨厌楚王这个人?(生答:讨厌)所以他把“楚”
字写得最小!(众笑)
这一段对话,不可能是备课时设计好的,是一种“即兴”之作。但是,它却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1)鼓励了学生积极参与表现自我的勇敢精神,表现了“师之愿”;

(2)巧妙地抚平了哄堂大笑给这个写字的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和损害,表现了“师之爱”;

(3)幽默地把一种偶然现象(该生写字大小不匀)转换为写字与情感的内在联系(虽然该生并无此意),启示了一种心理付之行为的必然,这是“师之趣”;

(4)机智地渗透,甚至点明了对课文人物的认识,这是“师之情”;(5)所有这些都是在一瞬间即兴发挥,表现了“师之智”。

听支老师的课你无法推测出他的下一步要做什么,而且经常会出现谁也始料不及的设计或场面。也就是说,每次听支老师的课都会有新意,同一篇课文支老师每一次讲都会有不同的教法,从无固定的模式,似乎“无法无天”。篇篇不同,次次出新,语出难料,机智叠出,诙谐幽默,笑中感悟,这恐怕就是支老师的教学充满着诱人魅力的原因了。


“庄”与“谐”的统一


上面讲了支老师上课诙谐幽默、谈笑风生,但这种诙谐不但掩盖不了他教学中严谨、准确的科学态度,抵消不了他求真求是的精神,损害不了他课堂庄重严肃的内涵,而且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可以说是“谐”为“庄”动,“庄”自“谐”出。为便于描述,我们还是回到他的课堂上去体会。这是他在广东讲《高粱
情》。

教师板书课题《高粱情》。
师:我现在让大家看一件东西,(教师从讲桌下拿出一物)你们肯定没见过。这是我从家乡,长城脚下几千公里之外,请一位姜老师寄来的。(教师举起此物)谁认识,这是什么?
生:这是高粱。
师:他说这是高梁。对不对?
生:对。
师:说对的举手!(绝大部分学生举手)举手的都错了!(笑声)到底是什么?
生:这是高粱的根。
师:对不对?
生:对。
师:说对的举手。(大部分学生不敢举手了,笑声)这回举手的这几个同学——都对了!(笑声)这就是高粱的根。课文的哪一部分写高粱的根?找出来,可不要再把高粱端出来!(笑声)


这也就是两分钟的事,但这“两分钟”背后,又隐藏着多少个时日?据说,为了找一棵高粱根,那位姜老师又托了男同胞到郊外去寻找高粱地。当时已是10 月份,禾田都已收割,花了一天的时间,才在一户农家的场院里,找到了“硕果仅存”的一棵。打包好,邮程两千多公里,才辗转寄到广东。所有这一切,不就是为了让没见过高粱的广东孩子亲眼看一下课文中作了那样细致描述和比喻,寄托了作者“惊异”“敬佩”之情,并激励他“顽强地生活着,跋涉着”的高梁根吗?这难道不是一种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精神吗?


在课堂上,这么一个本来可能是极简单而又不免枯燥的过程,支老师却又三言两语,把它组织得那么生动活泼,笑声时起。而在这笑声中,又是那么精确、巧妙地引导学生认识了概念之间的细微差别,培养了学生认识的正确性和语言的严密性。“庄”与“谐”的统一,真有水乳交融之妙。


三年级前期的一篇课文《曼谷的小象》中有这么一句话:“小象转身走进金色的雾中,一会儿甩着长鼻子,潇洒地回来了。”一个孩子问“潇洒”是什么意思?要给刚从二年级升上来的八、九岁的小孩子讲清“潇洒”这个词,光靠庄重严谨的科学性,那就只能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给他们宣讲:潇洒就是(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孩子们能懂吗?请看支老师的处理方式——在课程进行到相应的章节时:
师:刚才有个同学问我“潇洒”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大家想一想,如果当时小象这样子走,(师演示:以右臂作象鼻,直挺挺地垂于身前,两肩耸起,拖小步向前挪动,学生笑)还潇洒不潇洒?
生:不潇洒。
师:为什么?
生:这个动作太死板。
生:太拘束,一点也不自然。
生:像有病一样。(笑声)
师:对,一点儿也不神气。那么小象这样走呢?(演示:“鼻子”微摆,小步向前,生又笑)潇洒吗?
生:不潇洒。
师:还不潇洒,为什么?
生:动作还是太僵。
生:动作太小,不大方。
生:有气无力的样子。
师:你们刚才说了那么多不潇洒,是因为太死板,太拘束,不大方,不神气是吧?(生答是)那么,反过来,又大方、又自然、又神气、不拘束、不死板就是怎样啦?
生:潇洒。
师:那么小象就是这样走的啦!(演示:手臂模仿象鼻自然甩动,幅度大,屈伸自如,舒放有致,迈大步向前走)
生:潇洒了!
师:(问提问的学生)“潇洒”懂了吗?
生:懂了。


这样的教学,是用学生最喜欢、最容易接受的,也是最生动有趣的方式,庄严地宣告了教学的艺术精神。还是那句话,达到了“庄”与“谐”的高度统一。因此我们说,支老师的教学挥洒自如,游刃有余。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