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校园
首页 / 缤纷校园 / 正文
推进新课程需树立“新三观”
作者:科研室信息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次数:发布时间:2004-05-18 15:09:22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内正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课程改革。扎实推进新课程,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知识与技能并举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前提。为此,必须树立以下“新三观”。
  (一)“适应性”的质量观
  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型研究人才,也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更需要数以亿计的生产第一线的管理人才、技能型人才。为了满足这“三个层次”的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就要树立“适应性”的质量观。要用“适应性”来判断质量,适应就是质量,有用就是质量,适应校内外受教育者的需要就是质量,受到社会和人民群众欢迎就是质量。我们要用“适应性”标准来办好学校,围绕“适应性”质量观来确立办学目标、开发课程资源、取舍教学内容。各类学校应摆正自身地位,努力在“适应性”上下功夫。不能用“升学教育”取代“适应教育”。目前,我国农村中学教育教学主要放在30—40%的少数升学者身上,忽略了60%以上的大多数初中或高中学生的就业技能的培养。这种教育的“适应性”比较弱,因此要通过扩大职业中学办学规模,加大职中办学力度,在普通中学引入职业教育内容,努力办好职业教育等途径,为大多数面临就业的学生培养具有就业技术的初级运用型人才,从而使大多数学生毕业后能适应社会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满足最大多数人民对教育的需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构建新的教育教学内容,在教育观念上要以人为本。我们的学生首先是“人”,有自己的人性和人格。以人为本就是必须把德育和“树人教育”放在首位,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同时,各类教育都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和社会需求出发,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为此,从高中起,就应开设各种选修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大学则应建立以学分制为主的教学管理制度,让学生有较大的自我选择权。各类学校要因材施教,因人制宜,鼓励冒尖,让每个学生的特长都能得到发展。在教学方法上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运用研讨式、问题式、学导式、探究式等开放式教学方法,激活学生,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考试方法上应将考知识与考能力结合起来,考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创新精神,把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考核成绩、参与教学活动的表现等记入考试的成绩之中,用多元的指标和途径、发展的观念和方法来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把学生教化成人,培养成才,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三)“能力为本”的人才观
  长期以来,我国在教育教学上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理工轻人文”的倾向,学生的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强。与西方国家学生相比,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我国学生的基础知识明显比外国学生好,但到了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我国学生的实践能力、活动能力、创新能力则明显比外国学生差。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书本知识的学习上,而外国学生参加实践的机会比较多。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博士曾经指出,美国学生在考试中是比不过中国和亚洲的,但美国学生的能力比中国和亚洲学生强。他认为,美国学生兴趣广泛,中国学生则往往钻入狭窄的专业;美国学生东跑西跑,中国学生按部就班;美国学生活力充沛,中国学生要安安静静;美国教育培养学生勇敢,中国教育则导致学生胆怯;美国学生有自信心,中国学生则缺乏信心。这一分析是很深刻中肯的。我国的基础教育和知识教育比较扎实,确有长处,但基础教育不能建立在损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发展上,不能以牺牲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代价。
  总之,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新课程,需要树立新的现代教育理念,最重要的是树立培养适应现代需要的现代人才的理念,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在国内和国际上有竞争力的能力型人才。
作者单位:四川省大竹县教研室
编辑:ke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