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校园
首页 / 缤纷校园 / 正文
教学设计理论的形成性研究
作者:科研室信息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次数:发布时间:2004-11-09 20:48:00
  【摘要】形成性研究是建立在形成性评估和个案研究基础之上的一种研究方法,可用来创建和改进教学设计理论。本文介绍了形成性研究用于教学设计理论建设的过程,并阐释了提高研究质量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形成性研究;教学设计理论;形成性评估

形成性研究是建立在形成性评估(formative evaluation)和个案研究(case study)基础之上的一种研究方法。瑞戈鲁斯和福瑞克(1999)认为,形成性研究是用于发展教学设计理论的一种可行的方法,它不仅可以用于创建一种新的教学设计理论,还可以用于改进已有的教学设计理论。因为形成性研究更关注如何改进现存的设计理论,而不像实验研究那样进行的是一种理论与其它理论之间的比较,也不像自然主义质的研究所关注的是描述在运用理论时发生了什么。

本文主要对瑞戈鲁斯和福瑞克的形成性研究方法做一介绍。

一、教学设计理论的特点

根据瑞戈鲁斯(1999)的观点,教学设计理论能够对如何更好地帮助人的学习和发展给出明确的指导,而人的学习和发展包括认知、情感、社会、身体和精神等多个方面。

教学设计理论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教学设计理论是设计取向的(designoriented),关注达到给定的学习或发展目标的手段和方法,而不像描述取向(descriptionoriented)的理论,关注给定事件的结果。也就是说,教学设计理论能够为教育工作者完成教学目标提供直接的帮助。

──教学设计理论明确了教学的方法,即支持和促进学习的方式,以及这些方法所适用和不适用的场合。

──在所有的教学设计理论中,教学方法可以被分解为更为详细的子方法,这些子方法可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指导。

──这些方法是或然的(probabilistic),而不是决定性的(deterministic)。也就是说它们增加了达到目标的可能性,但并不能保证一定能够达到目标。

总之,教学设计理论是设计取向的,它描述了教学的方法和应用这些方法的场合,并且它也是可以分解的,具有或然性。与学习理论或认知理论等描述取向的理论相比,教学设计理论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可以对教学活动起直接的指导作用,并且对教育者也能提供直接的帮助。也就是说,教学设计理论更容易被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在描述性理论的研究中,方法学所关心的主要问题通常是研究的“效度(Validity)”。也就是这种描述如何“真实地”回答“真实性”的问题。比如,现实的形式和本质真的是这样吗?事物真的是这样的吗?它们真的是这样运作的吗?但对于设计理论,主要关心的问题是可取性(preferability),也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一种方法比其它的方法能够“更好的”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但是,什么是“更好的”?可取性包含哪些方面?应用教学设计理论通常遵守的价值标准是什么?面对这些问题,至少要考虑三个维度的内容(Reigeluth&Frick,1999),即有效性(effectiveness)、效率(efficiency)和吸引力(appeal)。

对于有效性,最重要的是理论在一定条件下可达到目标的程度,以及经过重复尝试达到目标的可靠性,还包括能够达到的目标场合或情景。

效率是一个关于效果和成本的问题,这里的成本包括时间或金钱等方面的成分。对于教学设计理论而言,还要考虑人们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将来为满足教学需要所要用到的资源和设备需求。

吸引力是一个关于最终设计被相关人员接受程度的问题。这些人员包括教师、学生、教辅人员,可能还要包括学校的管理者和家长等。

这三个维度的内容在不同情况下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但无论哪一种理论,它们都需要在不断的论证和实践中得到完善和发展。

二、形成性研究与教学设计理论

形成性评估是一种改进教学资源和课程的方法(Bloom,Hastings&Madaus,1971:Cronbach,1963;Scriven,1967;Thiagarajan,Semmel&Semmel,1974)。在教学材料最终形成之前,需要同学习者一起对这些材料的草稿进行试验;这个过程能够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材料的形成阶段评价其效果,如果需要的话,材料最终形成之前得到修改。这样的试验和修改过程被称作“形成性评估(formativeevaluation)”。将这种方法作为发展研究或“行动研究”的基础来发展教学设计理论,改善教学系统,可以说是一种自然的演化过程。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发展和检验其它方面的设计理论,如课程开发、顾问咨询、管理和财政等。

隐藏在形成性研究背后的逻辑,可以描述为:如果你对一种教学设计理论或者模型能够精确地应用,那么在应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理论存在的问题,而对这种应用的改进也可以对理论的改进提供帮助,至少在一定条件下是这样的。实际上,形成性研究就是在这样一种逻辑指导下进行的。因而,对这种应用的设计或选择,以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何能够“精确地”与设计理论相匹配,是运用形成性研究方法的研究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发展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型方面,一些研究体现了形成性研究方法的思想,并为形成性研究提供了一些应用的实例。比如,细化理论研究(English,1992;Kim,1994);一种促进理解的理论研究(Roma,1990;Simmons,1991);用于概念理解的教学设计理论研究(Lim,1994);加强关注伦理问题的理论研究(Clonts,1993);为团队设计教学的理论研究(Aermstrong,1993);基于网络的营养学教育项目(Sutherland,2002);基于计算机的模拟设计理论(Shon,1996);基于网络的教学设计(Chuang,2000);学习环境的理论发展(Siebold,2000),等等。

另外,在开发和改善教学系统开发模型(ISD)和教育系统设计模型(EducationalSystemsDesign,ESD)方面,也能够看到形成性研究所体现出的价值(Reigeluth&Frick,1999)。例如,凯勒(1987)的教学的动机设计过程(Farmer,1989);高等教育环境下广泛的创新传播模型(Lee,2001);教育系统化改变的过程模型(Hutehins,2000)等等。

三、教学设计理论的形成性研究过程

通常,研究个案(case)可分为设计个案(designedcase)和自然个案(naturalisticcase)。设计个案是研究者根据理论或模型而设计的,自然个案则需要根据理论去选择,因为自然个案不是由研究者创建的,研究者对其影响也很小。另外,对于自然个案的研究会根据个案研究发生的时机采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根据研究个案的类型,形成性研究有三种主要的类型:(Reigeluth&Frick,1999):

●设计的个案为了研究的需要,理论有目的地被实例化,通常是通过研究者完成的;

●正在进行的自然个案(invivonaturalisticcases)个案的形成性评估是在理论应用之中进行的;

●已经完成的自然个案(posfactonaturalisticcases)个案的形成性评估是在理论应用之后进行的。

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形成性研究还可以分为创造一种新的设计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或完善一种已经存在理论的研究。根据上述两个不同维度的分类,可以大致将教学设计理论分为六种类型(Reigeluth&Frick,1999),见表。

教学设计理论类型表

研究个案的类型用于发展一种存在的理论用于创造新的理论

设计的个案用于发展一种存在的理论的设计个案用于创造新的理论的设计个案

正在进行的自然个案用于发展一种存在的理论正在进行的自然个案用于创造新的理论正在进行的自然个案

已经完成的自然个案用于发展一种存在的理论已经完成的自然个案用于创造新的理论已经完成的自然个案

瑞戈鲁斯和福瑞克(Reigeluth&Frick,1999)还进一步探讨了各种类型研究对应的研究过程。比如,对于发展一种存在理论的设计个案研究,其形成性研究过程如下:①选择一个设计理论;②设计这个理论的一个实例;③收集和分析实例相关的形成性数据;④修改实例;⑤重复数据收集和实例修改;⑥对理论进行暂时性的修改。

而对于创造一种新理论的设计个案研究,与上述过程相比存在如下的不同:①不适用;②创建一个个案,用于帮助产生设计理论;③④⑤同发展一种存存在的理论;⑥充分地发展这种尝试性新理论。

在进行的和完成的自然个案的形成性研究中,其研究过程又有如下的变改:①无论是创造一种新理论或发展一种存在的理论,与对应的设计个案过程相同;②选择一个个案;③收集和分析与个案相关的形成性数据;④⑤不适用;⑥无论是创造一种新理论或发展一种存在的理论,与对应的设计个案过程相同。

下面以用于发展一种已有理论的设计个案研究为例,对形成性研究的过程作一介绍。

1.选择一种设计理论

在研究的准备阶段,选择你打算发展的一种已有理论(或者模型)。

2.设计这个理论的一个实例

这个实例必须尽可能地“遵从”设计理论,避免在实例中遗忘或漏掉包含理论的一些要素,切忌在实例中包含理论所未提及的要素。

3.收集和分析这个实例相关的形成性数据

这样做的一个目的就是发现和解决实例中的问题。有时候,数据的收集与实例的设计和应用同时进行;而有时候数据的收集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阶段。在收集数据的时候,要事先与参与者取得联系,使他们愿意为你提供所需的数据。观察、相关文件和访谈是收集形成性数据常用的三种方法,有时候也可使用问卷来收集数据。数据的收集要围绕着发展设计理论这一目的进行,也就是关注设计理论应该保留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数据分析包括三类活动:数据转化、数据显示和得出结论。数据转化是对原始数据进行选择、聚焦、简化、抽象和转换。经过数据转化得到的总结信息,会根据一些相关特征被分配到一系列的矩阵中将数据呈现出来,并最终根据这些数据得出结论。

4.修改这个实例

这种修改不必等到所有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结束之后进行,只要得到了比较可靠的数据结果,就可以对实例进行修改,同时还要记录下所做的修改事项,因为修改本身代表着一种假设,有可能促进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5.重复数据收集和修改过程

在此理论框架下,不断地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对实例的修改。这样一轮一轮的循环,加强了研究的外部效度。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很可能得到一些发现,从而发展设计理论。

6.对理论提出暂时性的修改当然,这种修改过的理论并不能称为“知识”,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检验。

四、形成性研究的关键环节

形成性研究属于一种个案研究,因而在个案研究过程中应注意的地方,对形成性研究也十分重要。在形成性研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环节(Reigslth&FricK,1999),即构造效度(constructvalidity)、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及研究结果的推广。

1.构造效度

构造效度是“为要研究的概念建立正确的操作方法”(Yin,1988)。形成性研究关注的概念是设计理论提供的方法,影响这些方法使用的条件,以及对结果好坏的表示。对方法的操作和对相关条件的分析应该由这方面的专家来做,这样就可以提高效度。在设计个案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两个方面的问题:遗漏了理论的某些成分,或包含了理论没有涉及到的成分。研究结果的好坏体现在方法的有效性、效率、吸引力三个方面。有效性的表示可以由测量设计个案目标的专家来完成,效率的表示可以让测量设计和使用方法成本的专家来完成,吸引力的表示由动机测量方面的专家来完成。这三种表示都需要其他方面的人进行评审(Reigeluth&Frick,1999)。

2.数据收集和分析

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的有效性,受两个因素的影响(Reigeluth&Frick,1999):一是数据的完整性(thoroughness),一是数据的可信性(credibility)。

数据的完整性,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得到加强。比如,因为参与者往往认为问题出在自己身上而不对教学评论,因而需要在开始之前使参与者能够批判地思维,并且创造和谐的环境使他们愿意公开他们的反应。另外,在数据收集过程的初期研究者保持开放的态度也很重要,因为他事先并不知道理论的缺点和可以改善的方面,所以对数据的寻求要有弹性,随时根据新的发现修改数据收集策略,如在开始的时候可以用开放式的探求方式(如提问、观察等),然后将目标集中在有前景的方面。必须注意,在数据收集过程的后期应减少这种开放探求的方式的应用,以确保早期的发现具有一定的外部效度。数据收集要不断重复地进行,直到达到“饱和状态”,即当新一轮的数据收集不能加强先前的发现和产生新的发现时停止。最后,收集设计个案优点和缺点,以及什么地方需要改变和什么地方不需要改变的信息。

数据的可信性,也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得到加强。如使用三角检验法(triansulation)。在不同的情境和时间里,用不同的方法对变量进行检验。所有的数据收集过程都应该被清楚、精确地记录下来,建立一个“证据链(achainofevidence)”。参与者检验(membercheck)通常需要将数据和解释返回给参与者,通过与参与者的深度交谈,可以纠正研究者的误解,澄清原有的一些解释,研究的重点也可能会因参与者检验的结果而发生改变。研究者的假设、偏好和理论取向应该尽早在报告中表明,尽可能使这些观点清晰地“暴露”出来。

3.研究结果的推广

最后,为了推广形成性研究的研究结果,在形成性研究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加强对实验条件的认识,比如,如果多次实验出现不同的结果,就要去寻找各实验条件的不同点;在数据收集的循环中,还可以故意的变换条件中的某些成分,看其结果是否相同。这些实验条件的改变可以拓宽理论的应用范围。

研究报告要尽可能完整地描述出研究中理论所应用的条件。因为任何形成性研究的发现都需要通过“重复”来确认。只有通过足够的重复实验,有关设计理论改进的假设才能够积累足够的证据,也才能完成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五、总结

大多数的教育研究都生产描述性知识(Reigeluth&Frick,1999),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则不同,它需要适用于本领域的研究方法,而形成性研究正是一种创立和改进教学设计理论的理想方法。形成性研究遵从个案研究的研究过程,因而,如同个案研究一样,形成性研究应该被看作是一种研究策略。同时,形成性研究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需要在实践研究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l]Chuang.W.H.(2000).Formative research on the refthemen to fWebbased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guidance systems for teaching music fundamental sat the pre college level(abstract).Unpublished dissert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Bloomin,IN.

[2]Eisenhart.M.A.&Howe,K.R.(1992).Validity in Educational Research.lnM.D.Le Compteetal.(Eds.)Th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Education.NewYork:Academic Press.

[3]EngIish,R.E.(1992).Formative reseach on the elaborati on theory of instruction(abstract).Unpublished dissert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Bloomington,IN.

[4]Hutchins.J.L,.(2000).Formative research in to the systemic change process model:Reallife contribuions from the St.Louis Career Education District(Missouri)(abstract).Unpublished dissertation.Indiana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Blooming,IN.

[5]Kim,Y.(1994).Formativeresearchonthesimplifyingconditionsmethodfortaskanalysisandsequencingofinstructionalcontent(abstract).Unpublisheddissertaion.IndianaUniversityGraduateSchool.Bloomington,lN.

[6]Lee,H.(2001).Acomprehensiveinnovationdiffusionmodelinahighereducationalsetting:Postfactoformativeresearch:(abstract).Unpublisheddissertation.IndianaUniversityGraduateSchool.Blooming,IN.

[7]Lim,C.(1994).Formativeresearchonaninstructionaltheoryforconceptualundersanding(abstract).Unpublisheddissertation.IndianaUniversityGraduateSchool.Blooming.lN.

[8]NaugIe,L.R.(1996).FormativeresearchoftheReigeluthProcessModeIandanefforttoinitiateschoolrestructuring(abstract).Unpublisheddissertation.IndianaUniversityGraduateSchool.Blooming,IN.

[9]Reigeluth,C.M.(1999).Instructionaldesigntheoriesandmodels:vol2,anewparadigmofinstructionaltheory.Mahwah,N.J: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

[l0]Reigeluth,C.M.,&Frick,T.W.(1999).FormativeResearch:AMethodologyforImprovingDesignTheories.InC.M.Reigeluth(Ed.).InstructionalDesignTheoriesandModels:ANewParadigmofInstructionalTheories(Vol.2).Mahwah,N.J: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

[11]Secbold,R.J.(2000).Educationaldesigntheory:TheorydevelopmentofanAdverntistlearningenvironmentdesignprocess(abstract).Unpublisheddissertation.lndianaUniversityGraduateSchool.Blooming,IN.

[12]Sutherland,L.A(2002).Creatinghealthycommunitiesonebyteatatime:AtailoredWebbasednutritioneducationproject(abstract).Unpublisheddissertation.TheUniverstyofNorthCarolinaatChapelHill.NC.

[13]Yin,R.K.(1998).CaseStudyResearch:DesignandMethods.Rev.Ed.NewburyPark.CA:SagePublications.

《开放教育研究》 

编辑:岑际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