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校园
首页 / 缤纷校园 / 正文
追求充满灵性与智慧的教育
作者:科研室信息来源:科研室点击次数:发布时间:2003-10-09 21:01:01


《成才导报》2003年4月22日 胡东芳/文

    高高在上者的教师形象,决定了他们必然是以灌输作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的教育教学手段;“共同遭遇者”形象的教师则是以不教之教为基本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它追求的是充满灵性与智慧的教育教学。
  灌输教育往往会出现类似下面这则案例的情况:一位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儿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才底气不足地说了一句:“可能是零。”问中学生,得到的答案是“零”或字母“O”。教师把同样的圆圈问幼儿园的孩子,孩子们立即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太阳”“是烧饼”“是铁环”“是足球”“是鸡蛋”“是布娃娃脸上的小酒窝儿!”“是西瓜”“是老师的大眼睛”……孩子们的想像力是那么的丰富,而到了中学生眼里,就只剩下数字“零”和字母“O”了,到了大学生眼里……受教育的增多,却使孩子们的思维更单一,视角更狭窄,更缺乏想像力,更加不自信,难道这就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吗?我们该如何使儿童固有的想象力与好奇心保持终身呢?从美国教师给幼儿园小朋友上的《人生第一课》中我们也许会获得一些启示。
  刚刚入学的美国儿童被老师带进图书馆,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一位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上来,“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好!”孩子们答道。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孩子们,”老师讲完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定能写这样的书。”老师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幼稚的童声在厅中回荡。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下面,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又有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了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瞧,这是你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人生的第一课结束了,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受到了某种“灌输”。如何看待这种灌输呢?
我相信,这样的教育就是一种“共同遭遇者”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就是让人终身受惠的教育,这也许才是教育的真谛。这种教育也在进行着灌输,但它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它充满着智慧。这种教育不是抽象的,它能给每个孩子以深深的心灵震撼。这种教育又是潜移默化而持久的,它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它能给每个孩子树立起远大而切实可行的目标……

编辑:ke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