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校园
首页 / 缤纷校园 / 正文
对话,当前教学的新观念
作者:科研室信息来源:科研室点击次数:发布时间:2003-10-09 21:19:48

2003-6-2
  一,时代需要对话教学
  “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因此,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动,其中“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对话是以民主、平等、理解、宽容为前提的。因此,对话必然是民主、平等、理解、宽容等精神的体现。但是,迄今为止,我们仍然可以见到不少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现象。试举三例说明。
  其一,“借班上课”。A校一名特级教师在B小学一间他完全陌生的教室,面对完全陌生的一个个脸庞,居然从容不迫地、有板有眼地展开他的“作文教学”。整个授业以师生之间短平快的问答为主,一切顺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线路推进。在场的听课教师全神贯注地欣赏着教师那姻熟的教学技巧的表演。课毕,赢得了一片掌声。
  其二,“观摩焦点”。几年前,日本大阪教育考察团来访,他们去中小学听课。其中一节是一所重点中学的生物教学观摩课。上课铃声响起,学生鱼贯而人。落座后,教师随即翻开教科书逐段讲授,或展示挂图,或让学生作答。课后,一位日本教授谈起他的意外发现——中国教师观察课堂教学的视线集中在主讲教师身上,而日本教师视线的焦点瞄准在学生的活动上。
  其三,“课堂法庭”。观摩过中、美、日三国现场教学的人们大都会有这么一种体验,那就是三国课堂教学的风格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的课堂教学是“插秧式”——整齐划一的,美国的课堂教学是“牧羊式”——自由自在的,而日本的课堂教学介于两者之间,但似乎更偏于中国一侧。我们姑且不论那种“牧羊式”的课堂教学究竟对我们有多少裨益或反思,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审视这种司空见惯的“插秧式”教学。所谓“插秧式”教学,其实就是试图维护严格的甚至苛刻的课堂秩序,即极端的课堂纪律,通过这种方式来确立所谓的教师权威。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前不久某报在一则报道中居然宣扬实现“课堂纪律法制化”,对某校设立“课堂法庭”,审判不专心听课者,并有权将其驱逐出课堂,以免干扰别人的学习而摇旗呐喊。
  面对以上几种许多人已经习以为常的现象,我们是不是可以提出这样的疑问:教学,难道就是所谓的优秀教师展示其授业技巧的一种表演活动吗?衡量教学优劣的尺度,难道可以离开学生主体活动的种种指标吗?理想的课堂教学环境难道就是营造一种将学生视作“另类”甚至“刑事犯”,动辄以“法制化”的手段对其进行整治的氛围吗?……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在应试教育的泥潭里越陷越深,与“素质教育”主旨越来越远。这种教学活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从了倡导“教师权威”、坚持“知识本位”和宣扬“精英主义”的价值取向。将上述三种教育价值观融为一体的我国课堂教学,否定了教学在于“沟通与合作”的本质,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权利,从而也最终否定了教师在教学中所具有的真正的“指导”作用。
  二,对话教学的双重性质
  教学与对话是紧密联系的。克林伯格(Klingberg.L.)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这就是“教学对话原理”。发生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中的对话,我们称之为“教学对话”,在广义上,它存在于自古及今的教学过程中。但也要认识到,教学对话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使它自己得到了历史性的发展。总结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教学对话具有方法和原则双重性质。
  第一,作为教学方法的对话
  教学在传统教育中具有两层含义:一为教师教,学生学;二为教师教学生学。这两者就构成了传统教学的内涵。前者强调教师和学生以教学内容为中介展开“我教你学”的教学活动;后者强调教师在知识传授之外,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样看来,传统教学似乎是鱼渔兼授,但总的说来,授人以鱼,仍是传统教学的主题。起码在中国,教学,基本被理解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活动。这是—种怎样的教学呢?教师要传,学生就得接;教师要授,学生就得受。由于解惑往往是变相的传授,所以,传统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传接、授受活动。显而易见,教师和学生在传接、授受着一种在他们之外的,被称为教学内容的东西。教师作为传授者,闻道在先,术业专攻,对学生而言是“先知先觉者”。师生知识上和年龄上的不平等,实际上使传统教学成为“传话教学”。在“传话教学”中,即使是形式上的对话也是极少的。在“满堂灌”之余,只是一些近乎机械的问对,实在谈不上是对话。师道尊严,使得通过对话生成新知几近妄想。
  但是,教学从几千年前就有了多样性的萌芽。且不说任何实际的教学多少会有对话的因素,以对话为教学手段的自觉行动也早已出现。中国的孔子和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孔子是中国启发教学的鼻祖,其启发的要义为促成学生“学、思”结合。孔子的对话教学不仅仅是形式意义的,而是有了“以对话求新知”的企图。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孔子实际上与学生做着认识与情感的交流,显然有别于我传你接、我授你受的“传话教学”。或许正是注意到孔子与学生的启发式对话,后人几乎狭隘地把启发与课堂问答画上了等号。
  苏格拉底的教学则更加充盈着对话的精神。苏格拉底开展教育活动时,既无教材,又无课堂,他是在街头、广场等场所因人因事而异地对人施教的。他用讨论问题的问答方式与人谈话,但不直接把结论教给人,而是提出问题并引导人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被后人称为“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的学生并没有直接获得正确的结论,而是在与苏格拉底的语言交流和交锋中“自我生成”了正确结论。这与当代社会建构主义的某些思想也是相通的。
  对话在孔子和苏格拉底那里是自觉应用的,而且的确产生了教学效益,因而是当之无愧的教学对话。但是,他们所处的时代,等级森严,民主的精神远远没有到来。尽管教育家个人会有民主的作风和与学生对话的情怀,但整个时代还是非对话时代。在非对话的时代,对话就只能是一种技术,教学对话也只能是一种教学的艺术。只有在教育历史不断前进的步伐中,对话才逐渐从教学艺术升华为教学精神,或者说教学原则。
  第二,作为教学原则的对话
  作为教学原则的对话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意味着教学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的建构。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发生在对话与合作之中的知识生成。所以,教学的对话原则的意义之一是追求教学的创造性质,“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之中创造的”。
  其次意味着师生关系人性化。只有民主、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才是真正符合人性的师生关系。这里的对话,不仅仅是指师生双方狭隘的语言交谈,而且是指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所以,教学对话原则的意义之二是追求教学的人性化。 三,对话教学的具体内涵
  1.对话教学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
  民主、平等是对话教学中的第—法则。没有民主与平等,师生之间是无法对话的。因为对话的现代意义不仅仅是狭隘的语言交谈,而且是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精神和彼此接纳。民主与平等包括知(知晓)与情(情感)两个方面。从知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只是先知者与后知者的关系,并不存在尊卑关系。从情的角度讲,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成为伙伴式的师生关系。这样的师生关系,真正地具有人性,它自身就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
  2.对话教学是沟通的、合作的教学
  坚持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法则,教和学双方必然会走向积极的沟通与合作。沟通与合作是对话教学的生态条件。在教和学双方的沟通与合作中,对话的精神才得以体现。在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似乎有一面无形的墙,人们也因此各自独立地存在着。但参与社会活动时,人就不得不暂时放弃独立,走进关系世界。要想在关系世界中获得肯定的情绪,人就需要与他人沟通,若有共同的任务,还要与他人进行合作。这看来顺理成章的道理,并没有顺理成章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实现。最根本的原因,应是对话时代虽然已向我们走来,但“非对话的传统”远远没有结束。然而,教育者应该是先行者,即使处在非对话的时代,他也完全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沟通与合作。“教学,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现代教学是合作的艺术,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表演。“成功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进行情感和思维上的对话,这对话的发生和存在都依赖于情感合作的持续发展。”
  3.对话教学是互动的、交往的教学
  有沟通和合作,必然会有互动与交往。但是,互动和交往显然是在沟通、合作基础上的进—步的行为。互动与交往决不只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在对话教学中的存在状态,而且是对话的基本手段。且不说社会化起源于交往,起源于主体与主体的相互作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互动过程中还实现着多种视界的对话、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并产生新的视界,让真理的探求不断增加新的可能性。对话本身具有一种自我生长的内在机制、它指向更深邃、更新颖、更富有启发性的对话。
  4.对话教学是创造的、生成的教学
  建立在对话性沟通基础上,教学当然会超越传递信息的功能。因为“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这是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它某种程度上揭示出了对话教学的独到之处。在对话精神的作用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平等地交流、真诚地沟通,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在合作的氛围中,各自生成或建构了自己的认识与知识,与传话式的教学相比教,整个教学过程是充满创造色彩的。对话教学借助创造性的、生成性的过程,使学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器,还是知识的发生器,对于学生创造心理素质的形成也是大有裨益的。
  5.对话教学是以人为目的的教学
  如果以传授知识为教学的第一目的,那么,教师无疑会沦为传授知识的工具,学生无疑会沦为接受知识的工具。师生成了知识的奴隶,知识成了教学过程中的统治者,课堂无论如何焕发不出生命的活力。对话的教学则使教师和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知识则退居到“谈资”的位置。贯彻对话精神的教学,并不排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不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是知识的掌握成为教学的一种副产品,教学的最终产品是具有对话理性的,具有社会交往、沟通的对话能力的人。这样的人,不仅会有健康的理性,还会有健康的人生,他将成为民主社会、对话时代中最合格的公民。
  四,对话教学观念与传统教学观念比较(语文)
  第一,传统观念重学生的接受,对话观念重学生的感悟。训诲——驯化型教学认为意义是可以被灌输的,传授——训练型教学认为意义是可以被传授的,而对话型教学则认为意义是在对话中生成的。这一观念在我们古人的论述中已可见其端倪,如:
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王夫之《船山遗书》)
杜甫似司马迁而不繁一辞,正欲使自得耳。(刘熙载《艺概》)
  夫境界呈于吾心而见于外物者,皆须臾之物。惟诗人能以此须臾之物,镌诸不朽之文字,使读者自得之。(王国维《人间词话》)
  对话型教学,学生首先是一个读者、听者、说者、写者,即听说读写的主体,他正是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不断“自得”而成长起来的,教学——对话只是为学生之自得创造最好的环境,最大的空间,最具可能性的契机而已。
  其次,传统观念重的是训练,对话教学重的是实践。雅斯贝尔斯认为训练“与训练动物相似”,“训练是一种心灵隔离的活动。”而实践,则是人作为人的生活实践,在语文生活中则是对话实践。《左传》上说:“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人,就是一个言说者,即使他不愿向人言说,他也必须对自己言说。离开言说,人的精神将掉入一个黑暗的深渊。莱辛在《汉堡剧评》中说:“对于任何一种热情,每个人都有他流畅的语言。只能由自然所启发,是在任何学校也学不到的。”这后一句说得也许太绝对了一些,这要看学校怎么教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训练肯定不起任何正面的作用,它所能起到的只是反面的作用。
  第三,传统观念重听说读写的技能、技巧,对话教学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的动机、意向、态度。传统观念由于仅仅把语言当作一种工具,如何使用这—工具的技术、技能当然也就成为关注的中心,如“听读”如问提取要点、把握中心等等,“说写”如何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等。其实,听说读写的动机、意向、态度更为重要。这不但是由于纯真的动机、美好的意向、诚恳的态度是对话获得成功的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还由于它是言语作品生成和理解的积极力量,在听说读写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一个真诚的对话者,不但他的真诚本身就是一种魅力,而且还能使他说得更好,听得更真。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和排斥技术层面种种因素的作用,但是一个虚伪的能说会道者和一个拙于表达的真诚者相比,人们总是欢迎后者而不会青睐前者的,孔于甚至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
  尤其是在说写教学中传统观念往往只重学生言语的内容和形式,如它的内容是否正确无误,文体是否符合规范等等,至于他说的写的是不是真话、他的心里话,可以不管不顾。更有甚者,有的教师重视的只是学生所说所写的是否入格、入套,似乎模式、套路重于一切,高于一切。“舍弟江南殁,家兄塞北亡”,一看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就认为是好作品,其实他的弟弟还活得好好的,而且他也根本没有“家兄”,但这不要紧,只要考中就一切都好了。不过,从国家、民族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宗旨看,也许一切就都完了。因此,对话型教学首先关心是学生是不是守住了说真话、不撒谎这一社会伦理道德的底线。对话,必须真诚,说什么尤其是怎么说当然必须讲究,但只有真诚,讲究所说所写的内容和形式才有意义。
  第四,传统观念重结果轻过程,对话教学既重结果更重过程。由于驯化型教学的目的是灌输道理,传授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都必然地重视结果,而把过程仅仅看成是达到目的的途径,获得结果的手段,尽量缩短、尽量简化。李维鼎先生的《语文言意论》一书就传授型的阅读教学轻过程重结果的具体表现进行了如下描述:一是诵读不足,分析介入太快;二是咀嚼不足,结论说出太快;三是讨论不足,分歧消解太快;四是欣赏不足,理性说明太快;五是整合不足,阅读结束太快。归结起来便是“过程”展开不足,“结论”得出太快。对话型教学由于它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学习对话、学会对话,目的体现于过程,因此重过程是必然的。由于并不指望得出完全一致的结果,许多分歧就不一定要加以消除。结果一般并不具有战略上的价值,好比体育锻炼,如果旨在强健体魄,那么能否在体育比赛中获奖也就不必十分在意。
  五,对话观念下的学习方式的改变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一)要明确教师的职责
  教师在教学中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职责:
●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
●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
●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二)要确立新的教学观
  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性向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行为,但应更多地视为是一项人际互动的过程。那种通过严格程式化的规则、过程、步骤进行监控的系统方法并不适合这项工作。教学过程由以下事件构成:
●引起注意和唤起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就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形成共识;
●激活学习所必需的先前经验;
●规划学习领域并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
●引出作业并适时提供作业正确性的反馈;
●促进保持和迁移。
  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在何种情形下学生学得最好”这样一个问题,这对于我们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将很有帮助。我们认为在如下情况下,学生有可能学得最好:
●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
  因此,教师的教学采用如下策略,将有助于增进教学的效果:
●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
●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及时反馈,建造沟通的桥梁;
●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
●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
●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
●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联;
●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或错误。
编辑:keyan